- 北京疾病咨询预约挂号平台
- 概 述
点击( ) 收藏 鼻硬结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肉芽肿病变,常先发生于鼻部,缓慢向上唇、鼻咽、口咽、喉咽、气管、支气管、鼻窦、鼻泪管等处发展,故本病又称呼吸道硬结病。本病也有少数可原发于咽、喉或气管而不累及鼻部。鼻硬结病为散发性疾病,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。
- 临床表现
1、卡他期
早期表现为黏膜干燥、萎缩、结痂、出血等,鼻黏膜轻度肿胀,但不充血。临床易误诊为萎缩性鼻炎,但无臭气。病变一般在鼻腔前部,痂皮不易取出。此期可持续数月甚或数年。在多发病区,应取活检或细菌培养,明确诊断。
2、硬结期
在鼻前庭、鼻中隔和下鼻甲前端,以及上唇等处出现结节状肿块样物,表面血管扩张、质硬。主要症状为鼻塞或外鼻变形,病程较长,可持续数年或更长。
3、瘢痕期
由于结缔组织增生,瘢痕形成和组织挛缩,产生阻塞及各种畸形,鼻孔狭窄、闭锁、鼻翼内移,悬雍垂消失,鼻咽狭窄或闭锁,喉狭窄等。
- 检查诊断
早期应与萎缩性鼻炎鉴别,硬结期及瘢痕期需与恶性肉芽肿、鼻腔恶性肿瘤、鼻内翻性乳头状瘤、鼻腔结核等鉴别。
- 治 疗
1、抗生素治疗
抗生素对本病有效,可选用链霉素,卡那霉素等治疗,但应注意其有耳毒性副作用。近有报道用第三代的头孢羟苄四唑肌注,经2个月治疗,得到良好效果。
2、放射疗法
用X线照射可促使病变纤维化,使病变停滞发展。由于放射治疗尚可在放射野内诱发恶性肿瘤,其应用于呼吸道硬结病的治疗须十分慎重。
3、综合疗法
根据病程,结合放射和抗生素治疗,对瘢痕可按病情进行手术切除或修复,恢复其功能。通过上述治疗,如细菌培养转变为阴性,活检已无硬结病变特征,可以认为治愈。
- 预防预后
1、本病在某些地区多见,虽然其传染途径未明,但到达这一地区时要多加注意,这是最好的预防。
2、得病之后,局部注意保温及保持清洁。
3、及时更换外用药或用蒸气湿敷疗法。
4、增加营养,忌烟、辛辣食品,可少量饮服黄酒、葡萄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