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,倡导全社会关注、支持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,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下发通知,确定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“青春之心灵,青春之少年”。
今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为什么要聚焦青少年人群?答案也许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——
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,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。
根据调查和统计,全球范围内有 20% 的儿童和青少年经历过抑郁症状。
在中国,这个比例也接近国际水平。
“小孩子有什么好抑郁的?”
“不愁吃穿,还有什么不高兴的?”
即使这几年关于未成年人抑郁的新闻越来越多,很多人还是没办法接受,孩子也是会抑郁的,而且,越来越多的调查已经证实,青少年抑郁绝不是个别现象。它的普遍程度,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。
01
每5个孩子中,就有一个抑郁风险
一项在 2018 年发表的研究显示,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是 19.85%,在中部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中,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 23.7%。
也就是说,在中国,每 5 个孩子中,就有一个可能存在抑郁症状。并且,随着年龄的增长,青少年出现重度抑郁症状的比例也在增加。
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《国民心理健康报告 (2019-2020)》显示,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中,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仅有 1.9%~3.3%,但在初中的孩子当中,这个比例上升到 7.6%~8.6%。
在高中的孩子当中,重度抑郁的检出率高达 10.9%~12.5%。
图/《国民心理健康报告 (2019-2020)》
但是,与高检出率和高抑郁水平同时存在的,是极低的就诊率和明显的延迟治疗。
在临床上,许多医生们发现,从青少年出现症状到接受治疗,常常要经过一两年的时间。
也就是说,在抑郁症状刚出现的时候,无论是孩子自己,还是家长、老师,都很难意识到这是抑郁,及时求助、就医。
这在很大程度上,源于青少年的抑郁症状,常常不那么典型。
02
不那么典型的抑郁表现:
叛逆、头痛、胃痛
不同于成年人抑郁的症状,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常常会有不同的表现,而且这些表现,经常被误会为其他的问题。
孩子的求救,被或粗暴、或粗心地忽略掉了。
1、脾气大、青春期叛逆?
不,这也许是抑郁症症状。
有研究发现,与成年人抑郁时常见的情绪低落不同,未成年人抑郁时,还伴有冲动、易怒,这些看起来不那么“抑郁”的表现。
一项针对 1400 多名未成年人的追踪调查发现,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孩子中,伴有易怒表现的占比高达41.3%。
2、总是头痛、胃痛?
还有一项最为常见,但恰恰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抑郁表现,是青少年的各种身体不适。
因为还处在心智的成长期,孩子对情绪的觉察能力还不够完善,相比成年人,他们很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,因此常常会通过躯体反应才能将情绪释放出来。
抱怨身体不适,也是青少年在经历抑郁、焦虑等负面情绪时,最常用的求助方式。
03
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早预防越有效
抑郁症低龄化趋势在我国尤其突出,社会原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。我国社会生活节奏快,竞争压力大,这导致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减少,也容易让家长的焦虑折射到孩子身上,导致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。
需要明确的是,虽然抑郁症是发生率很高的疾病,伴随的自杀、自伤风险也较高,但并非不可控。
抑郁症是可以通过物理、药物、心理等手段进行治疗的,只要我们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就能防患于未然。
如果孩子们一开始紧闭自己的心房,也请不要放弃或发火。
对于青少年来说,和家人主动谈论抑郁、焦虑这一话题本就非常困难。即使他们愿意,可能也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。
因此,家长要在尊重孩子,不会让他们感觉不舒服的同时,表明自己愿意去关心和倾听的立场。
如果作为家长没办法解决孩子当前的心理困扰,那么也应当及时前往医院,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
图片来源:天津河西圣安
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与本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