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又尿频尿急了”“总感觉尿不尽,还带着刺痛”,这些难言之隐,正在悄悄困扰着无数女性。数据显示,女性一生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高达60%,是男性的8~10倍。明明都是正常排尿,为何女性更易被尿路感染“偏爱”?这背后,其实藏着男女尿路结构的天生差异,以及一场无声的“细菌攻防战”。
尿路感染是指泌尿系统任何部位(如肾脏、输尿管、膀胱和尿道)的感染。如果把尿路比作身体里的“排水管道系统”,那男性和女性的“管道设计”从出生起就天差地别。男性的尿路像一条“加长版防护隧道”:尿道长度约16~22厘米,呈S形结构,一端连接膀胱,另一端延伸至体外,中间还会经过前列腺“把关”。这条长长的管道就像一道天然屏障,细菌想从体外进入膀胱,得闯过层层“关卡”,长途跋涉中很容易被尿液冲刷、被免疫系统消灭。
而女性的尿路则是“便捷通道”:尿道长度仅3~5厘米,平均只有男性的1/5.而且尿道口位置特殊,紧邻阴道和肛门这两个“细菌大本营”,细菌只需从隔壁“迈一小步”,就能轻松闯入。这种结构差异,让女性的尿路防御系统从一开始就面临更大挑战。
尿路感染的核心,是“不速之客”大肠杆菌(占尿路感染的80%以上)的非法入侵。它们原本生活在女性肛门周围,当女性排便后擦拭方向错误(从后往前擦)、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内裤、性生活时机械摩擦,或是憋尿导致膀胱压力变化时,这些细菌就会被“送”到尿道口处,顺着又短又宽的尿道一路狂奔。
由于女性尿道没有足够长的防线拦截,细菌很快就能闯入膀胱这个“储水仓库”。它们在膀胱壁上“安家落户”,大量繁殖,破坏膀胱黏膜的保护层,引发炎症——这就是常见的膀胱炎,是下尿路感染的一种。
当膀胱被细菌占领后,身体会立刻发出一系列警报,主要包括:尿频,总感觉想上厕所,哪怕每次只排出一点点尿液,膀胱也像“装不下”一样;尿急,尿意来得突然又强烈,根本忍不住,甚至可能出现尿失禁;尿痛,排尿时或排尿后,尿道、会阴部出现烧灼感、刺痛感,就像有小针在扎;尿液异常,尿液变得浑浊,甚至出现白细胞尿、脓尿,严重时还会有血尿(尿液带血丝或呈粉红色)。
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1~3天内出现,如果没有及时治疗,细菌不会止步于膀胱,它们会顺着输尿管“逆流而上”,进攻更深处的肾脏,也就是身体的“净水中心”,引发更严重的肾盂肾炎。
肾脏是身体重要的代谢器官,一旦被细菌入侵,引发的后果远比膀胱炎严重:除了尿频、尿急、尿痛会加重外,还可能出现高烧、腰痛(腰部一侧或双侧剧烈疼痛,按压时加重)、寒战、恶心呕吐等症状。如果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,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,甚至发展为慢性肾病。
对于女性而言,要预防尿路感染,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点。
守住清洁防线。排便后擦拭必须从前向后,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尿道口;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,不用刺激性的洗液,保持外阴干燥清洁;性生活后及时清洗并排尿,减少细菌交叉感染的可能。
保持管道通畅。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.5~2升,充足的尿液能将尿道内的细菌及时冲走,避免它们停留繁殖;切勿憋尿,感觉有尿意就及时排尿,不给细菌留繁殖的时间和空间。
选对防护装备。避免长期穿紧身、不透气的牛仔裤或合成纤维内裤,选择棉质内裤,保持外阴透气干燥;经期勤换卫生巾、护垫,避免细菌滋生。
需注意,一旦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状,不要硬扛,也不要自行用药,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足量、足疗程治疗,确保彻底消灭细菌,避免病情反复。
(文字来源:https://www.lifetimes.cn/article/4PByVvfswlX)
(声明: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与本号联系删除!)
(图片来源:https://www.lifetimes.cn/article/4PByVvfswlX)